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40小说网 www.40xs.net,最快更新直击人性最新章节!

王本就目光短浅又贪图小利,一听这话,眼睛放光,问道:“果真如此?那合纵联盟里的国家,朕也总觉得他们各有盘算呢。”

    “陛下圣明,那联盟里的国家,哪个不是想着自家利益,楚国可莫要被他们利用了呀。”张仪添油加醋地说道。

    就这样,楚国也在利益的诱惑下,抛弃了昔日的盟友,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随着魏国、楚国等国先后倒戈,其他国家见状,也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联盟中的利益得失。

    有的国家担心继续坚守合纵会遭到秦国和已连横国家的联合打击,有的则眼馋秦国给出的利益承诺,于是,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要共同抗秦的国家,在秦国抛出的一个个利益诱饵面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改变立场,与秦国交好,曾经的盟友关系瞬间土崩瓦解。

    原本声势浩大的合纵联盟,就这样在利益的博弈中烟消云散了,而战国的局势也再次陷入了更加错综复杂的变化之中。

    可见,哪怕是国与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也是靠利益在维系,一旦利益的天平生倾斜,关系便会随之改变,所谓的情谊、盟约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再瞧瞧朋友之间的情谊,很多人总是固执地认为那是一片纯粹不沾利益的净土,可现实却常常无情地打破这种美好的幻想,让我们看到其背后利益的影子。

    就说曾经在商圈里风光无限的老赵吧,早些年,正好赶上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如同火箭般蹭蹭往上涨。

    老赵凭借着自己老赵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果敢的决策能力以及一点点运气,在房地产投资领域赚得盆满钵满。

    他名下的房产遍布城市的各个繁华地段,住的是豪华别墅,出门开的是顶级豪车,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服饰,走到哪儿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人,那场面别提有多风光了。

    有钱的老赵身边自然是朋友成群,每天的生活那叫一个热闹非凡。隔三岔五就有人热情地组局请他吃饭,酒桌上大家对他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夸他有眼光、有魄力,仿佛他就是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一次饭局上,朋友老王满脸堆笑地对老赵说:“老赵啊,我最近考察了个项目,那前景真是一片大好啊,就差资金投入了,你要是参与进来,以你的实力和眼光,咱这钱还不得跟滚雪球似的越赚越多呀,到时候可就更厉害了呢。”

    老赵端起酒杯,笑着回应:“哦?老王,你给我仔细说说呗,要是靠谱的话,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那肯定靠谱啊,是在市中心那块准备建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地段绝佳,现在已经有好些大品牌有意向入驻了,就等资金到位开干呢,你投了那就是稳赚不赔呀。”老王说得眉飞色舞。

    老赵听了,心里虽然也有些疑虑,但想着大家都是朋友,平时关系也不错,便说:“行啊,老王,那我信你一回,先投个几百万试试水吧。”

    “哎呀,老赵,你就是爽快,有你这资金注入,咱这项目肯定成了,到时候可得好好谢谢你呀。”老王赶忙奉承道。

    还有朋友老孙,也常常找老赵帮忙,这天老孙又找到老赵,一脸讨好地说:“老赵啊,我家那小子大学毕业了,想进一家大公司,可这竞争太激烈了,我听说你和那家公司的老板挺熟的,你看能不能帮着疏通疏通关系呀,要是能成,那可真是太感激你了。”

    老赵摆摆手说:“老孙啊,都是朋友,能帮的我肯定帮,我回头给那边打个招呼看看情况吧,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啊。”

    “哎呦,老赵,有你这话我就放心多了,你人脉广,只要你肯帮忙,肯定没问题的,太谢谢你了啊。”老孙感激涕零地说道。

    老赵呢,大多时候也是慷慨解囊,毕竟在他看来,朋友之间就是应该互相帮衬,而且自己钱财充裕,帮点小忙也不算什么,既能显示自己的大方,又能维系住这些朋友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房地产市场受到宏观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突然遇冷,房价开始大幅下跌。

    老赵之前投资的几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资金链一下子断裂了,不仅豪车别墅都被迫拿去抵债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生活一下子从云端跌入了谷底。

    老赵无奈之下,给之前投资的老王打电话,焦急地说:“老王啊,现在我这资金出了大问题,之前投你那项目的钱,你看能不能先还我一部分,我这实在是周转不开了呀。”

    老王一听,语气立马变了,不耐烦地说:“老赵啊,这项目现在也遇到困难了呀,钱都投进去了,哪有那么快回本,我还指望着它翻身呢,我可没法还你啊,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老赵又气又急:“老王,当初可是你信誓旦旦说稳赚不赔,我才投的呀,现在你不能这样不管我啊。”

    “哎呀,做生意嘛,本来就有风险,你自己也该承担点呀,我这也没办法,就这样吧,我还忙着呢。”说完,老王就挂了电话。

    老赵又找到老孙,想让老孙帮忙想想办法,毕竟之前也帮过他不少。老赵苦着脸说:“老孙啊,我现在这情况你也知道了,你看你那边有没有什么能帮衬一下的呀,我真是走投无路了。”

    老孙却躲躲闪闪地说:“老赵啊,我也挺难的呀,我家那点钱也都有用处呢,实在是帮不了你,你再找找别人吧。”

    曾经那些天天围在他身边,对他嘘寒问暖、阿谀奉承的朋友,瞬间就变了脸。之前求着老赵帮忙的,现在见了他就像见了瘟神一样,躲得远远的,生怕被他沾上一点,找自己借钱还债。

    偶尔在路上碰见了,也是横眉冷眼,敷衍几句诸如“最近忙啊,有空再联系”之类的话,便匆匆离开,全然没了往日的热络和亲近,连眼神里都透着疏离和冷漠。

    老赵心里别提有多失落和难过了,他这才深刻地体会到,原来那些看似深厚的友情,在利益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曾经的热闹繁华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泡沫,一旦利益的支撑消失了,便瞬间破灭,只剩下一片冰冷的现实。

    还有小张和小王曾经也是大学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时候的他们,青春正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毕业后,两人进入了不同的行业。小张进入了竞争激烈的金融行业,每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文件、复杂的数据分析以及紧张的业务谈判,工作压力大得让他喘不过气来。

    但好在有小王这个好朋友,小张每次遇到烦心事,工作上受了委屈,或者是对职业展感到迷茫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给小王打电话倾诉。

    有一回,小张在电话里带着哭腔对小王说:“小王啊,我这次负责的项目黄了,老板把我狠狠批了一顿,我感觉自己在公司都快待不下去了,太委屈了呀。”

    小王赶忙安慰道:“小张,别太难过了呀,这项目失败也不能全怪你嘛,可能就是运气不好或者有其他不可控因素呢,你别灰心,好好总结经验,下次肯定能做好的。”

    “哎,希望如此吧,要不是还有你听我倾诉,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谢谢你啊,小王。”小张感激地说道。

    而小王呢,虽然从事的是相对轻松些的文职工作,但他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摄影梦,渴望能去各地拍摄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用镜头记录下世间的美好。

    可由于工资收入不高,摄影设备又比较昂贵,他一直受限于资金不足,只能在周边拍拍一些普通的景色,无法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张得知后,念着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好几次在经济上慷慨地帮衬了小王,帮他购买了心仪已久的专业摄影设备,还资助他去一些远方的景点旅行拍摄。

    小王收到设备时,激动地给小张打电话:“小张啊,你这也太够意思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有了这设备,我就能拍出更好的作品了,等我以后出名了,肯定忘不了你这份恩情呀。”

    “哎呀,说什么呢,咱们是好朋友,你的梦想能实现我也开心呀,你就好好拍照,拍出好作品就行啦。”小张笑着说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小张在金融行业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有时候甚至周末都要去处理业务。这使得他有时候连小王的消息好几天都顾不上回,偶尔约着见面,也总是因为临时有紧急的工作任务而爽约。

    有一次,小王给小张消息说:“小张,咱们好久没见了呀,这周末有空没,一起吃个饭呗,我最近拍了好多有意思的照片,想给你看看呢。”

    小张过了好半天才回复:“哎呀,小王,实在不好意思啊,这周末公司有个紧急项目要加班,我去不了了,下次再约吧。”

    小王看着消息,心里有些失落,回了句:“好吧,那你先忙,等你有空了再说吧。”

    而小王呢,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摄影技术越来越好,作品也开始在一些摄影平台上屡屡获奖,逐渐在摄影圈里小有名气,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他和这些新朋友一起探讨摄影技巧、策划拍摄行程,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与小张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少了。

    有一回,小王和新朋友小李聊起以前的事儿,小李好奇地问:“小王,你之前说你有个特好的朋友叫小张,现在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了呀?”

    小王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哦,他呀,工作太忙了,我们现在联系是少了些,不过毕竟以前关系挺好的,还是朋友嘛。”

    可话虽这么说,小王心里也清楚,他们之间那种无话不谈、互相依赖的感觉已经淡了许多,曾经只要一个电话就能约出来畅聊整夜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他们从这段友情中再也难以获取曾经那种情感上的满足、陪伴等“利益”了,友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疏远起来。

    亲人之间,哪怕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根基,也逃不开利益的影子。

    在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里,有这样一家人。老两口辛辛苦苦一辈子,靠种地和打零工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读书上学,盼着他们将来有出息,能改变家庭的命运。

    这背后,其实就是老两口对整个家庭长远利益的一种朴素追求,他们希望孩子成才后,家庭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不再为生计愁,自己晚年也能享享清福。

    大儿子从小懂事,深知父母的不易,学习刻苦,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企业,收入颇丰。他心里一直想着要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仅每月按时给家里寄钱,还想着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让他们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

    有次回家探亲,大儿子对父母说:“爸妈,你们在这乡下太辛苦了,跟我到城里去吧,我那房子够大,你们住着也舒服,而且城里医疗啥的都方便,我也好照顾你们呀。”

    老两口却有些犹豫,老爹说:“儿啊,我们在这乡下待惯了,去城里怕不习惯呢,再说了,这家里还有些地,也放不下呀。”

    “爸,那些地可以租出去嘛,你们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了,就别操心这些了,跟我走吧。”大儿子劝说道。

    老妈在一旁笑着说:“我儿真是孝顺,不过这事儿我们还得再考虑考虑呀。”

    而小儿子呢,从小有些调皮捣蛋,学习也不上心,早早辍学出去打工了,挣的钱勉强够自己花销,还时不时地因为一些事情找家里要钱。

    有一回,小儿子打电话回家说:“妈,我这手头有点紧,你给我打点钱呗,我这房租都快交不上了。”

    老妈无奈地说:“你这孩子,咋就不知道省着点花呢,每个月挣那点钱都花哪去了呀,上次给你打的钱也没撑多久呀。”

    “哎呀,妈,我这不是有难处嘛,你就再帮帮我呗,等我了工资就还你。”小儿子央求道。

    “唉,行吧行吧,我给你打点,你可长点心,好好挣钱啊。”老妈叹了口气说道。

    时间久了,老两口难免有些失望,和小儿子之间也多了些矛盾。大儿子看着弟弟这样不成器,心里也着急,多次劝弟弟要踏实工作,好好过日子,可小儿子却觉得哥哥是在教训他,对哥哥也心生不满。

    有次家庭聚会,大儿子对小儿子说:“弟弟啊,你不能总是这么混日子呀,得找个正经工作,好好攒点钱,以后爸妈还指望着咱们养老呢。”

    小儿子一听就不乐意了,反驳道:“哥,你别老说我了,我自己的事儿我心里有数,你不就是觉得自己有出息了,看不起我呗。”

    “我哪有那意思啊,我是为你好,为这个家好呀,你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大儿子着急地解释道。

    “哼,不用你管,我不用你在这指手画脚的。”小儿子气呼呼地说完,就起身走了。

    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一家人,因为各自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对家庭利益的不同贡献和索取,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亲情的维系也面临着挑战。

    当然了,说世间所有关系靠利益维护,绝不是要否定情感、信任、关爱这些美好又纯粹的东西存在的意义。

    只是在诸多关系的建立、维持以及演变过程中,利益确实如同一股无形却又有着强大影响力的力量,在背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就像一条若隐若现的线,巧妙地串联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联系,时刻影响着关系的走向与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