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40小说网 www.40xs.net,最快更新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八章 谁让晋省没面子,我摘谁的官帽子!(5,求自动订 阅)               “谁耽误晋省经济的发展,让晋省没面子,我就摘了谁的官帽子!”

    李总督说出这句杀气腾腾话语的时候,沈飞明显感觉到,整个会场的气氛都变了。

    说实话。

    来晋省之前,他还真的专门了解过这位总督大人的履历。

    这位算得上是正儿八经的实干派。

    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走到如今封疆大吏的位置。

    就像他自己说的,二十年来一直在晋省辛苦奋斗,却眼睁睁看着晋省的经济一步步衰落。

    说实话。

    这种滋味是真的很不舒服。

    而沈飞,听着李总督的话,心中却感慨万千。

    晋省这个地方,还真就像李总督说的那样,真的是一个很悲情的省份。

    提起晋省,第一时间人们会想到什么?

    晋省老陈醋?

    晋省煤老板?

    还是多少次想去打卡的平摇古城?

    然而,说起发达和富裕,晋省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但事实上,晋省也曾有过一段傲视群雄的历史,那时候的晋省,相比于今天的燕京盛海来说,绝对不遑多让。

    如此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于“天下第一商帮”的晋商。

    晋商之所以能做大做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票号的诞生。

    当今大夏的金融技术和便捷的支付手段已是享誉全球,而十九世纪的晋商在金融界,依旧堪称世界典范。

    一八二三年,大夏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诞生于晋省平摇县。

    凭借着令人称绝的防伪技术和管理智慧,日升昌在其营业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出现一起因为兑换假票而给票号带来损失的事情。

    晋省票号生意最兴旺的时候,每年调拨银两数目达八亿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半的流通资金,绝对是主宰着大夏的金融资本融通,说当时的晋省票号业执大夏金融界之牛耳一点都不为过。

    以至于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省商人。

    现在依旧能看到当年晋省商人的很多遗迹,著名的茅台酒就是晋省盐商雇杏花村汾酒厂工人和当地酿造工人共同首创的。

    清朝末年,晋省票号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更是将票号开到了国外。

    南自港岛、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彼得堡,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留下了晋省人的足迹。

    通过海外分号连接起了全球市场,晋商真正做到了汇通天下。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晋商历史。

    有这样的经济体制做支撑,那时的晋省堪称富可敌950国。

    据史料统计,清代全国排名前十六位的大财团都在晋省。

    仅仅把晋省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

    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

    晋商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近代史上的一段金融传奇,还有丰富的建筑遗产。

    晋省大院是大夏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来有“北在晋省,南在皖省”的说法,相比于皖南民居的朴实清新,晋中大院则是以深邃富丽而闻名。

    晋省大院绝对是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奢华。

    比如知名的乔家大院,整体布局工整,华贵威严,大到屋檐、门窗,小到栏杆、台阶等,处处雕工精巧,极其讲究细节,堪称“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民间也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除了晋省祁县的乔家,晚晴晋商四家族中的另外三家同样也是晋省大院的代表。

    榆次常家的庄园以其高雅的文化品位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堪称是中华民居之典范。

    太谷曹家的三多堂大院占地一万平方米,有屋近三百间,整体布局呈“寿”字型,堪称“中华民宅之奇葩”。

    祁县渠家的大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在县城内建有十多个院落,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

    尽管这些大院和庄园已经大幅缩水,却不难从这些景象中看出当年晋商的繁荣。

    除了晋商的票号,晋省经济历史上的另一个巅峰就要说到煤炭了。

    尤其是千禧年之后,晋省煤老板的名号,响彻全国。

    提起煤老板,就四个字。

    人傻钱多!

    没错!

    那个时代,晋省的煤炭产业发达,煤炭被成为黑色的黄金,基本上每一个晋省的煤老板,家里的资产都是数以亿计。

    甚至于,为了争夺煤矿的产权,没少发生死伤事故。

    更不要说因为晋省的煤炭产业,上面也进行了数次权力博弈。

    到最后。

    随着零八年国家正式整顿煤炭产业,把私人煤矿收归国有,从那个时候开始,晋省的经济开始走了下坡路。

    按照沈飞之前查阅的数据来看,晋省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才只有一万七千亿人民币,甚至不如江浙地区的某些发展快速的城市。

    而泰原作为晋省的省会,国民生产总值也只不过才达到了四千亿元,经济增速不过才百分之四,就算是放在全国的省会当中,也不算是一个特别好的成绩。

    而在沈飞看来,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煤炭行业的困境。

    长期的煤炭开采,已经对晋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完全没办法再适应其他产业了。

    说白了,晋省的发展,是成也在煤,败也在煤。

    时至今日。

    难怪他们在面对这一次东方甄选宣传云冈石窟的时候,会如此重视。

    就像李总督说的那样,这恐怕是晋省为数不多可以扩大影响力,让全国老百姓都知道的机会。

    看着那位两鬓斑白的总督大人,沈飞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

    身为封疆大吏,在这个地方工作了二十多年,却眼睁睁看着这个地方一点一点衰落,这种感觉还真是很不舒服啊!

    有了总督大人杀气腾腾的话语,晋省各个部门的领导,纷纷表态,这一次绝对不会拖后腿。

    李总督自然也没有废话,便把话语权交给了于敏洪。

    老于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面对着一群领导侃侃而谈。

    用他的话来说。

    鑫东方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直以来的宗旨,都是回馈社会。

    晋省有着千年的历史,更有着无数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他看来,无疑是东方甄选最合适的选择。

    这种客套话,沈飞听的都无语了。

    但人家于敏洪说的认真,晋省这边的领导听的也认真,他只好耐着性子陪着。

    至于他自己,沈飞早就对李总督表示,督导组这一次只是为了牵线搭桥,并不打算在晋省调研。

    说到底。

    沈飞不愿意让人觉得,督导组只会四处查处企业和个人。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规范督导小组,是真正能够为地方,为国家办事的单位。

    会议结束之后,晋省这边组织了盛大的欢迎酒会。

    沈飞推脱身体不舒服,便回了酒店。

    李总督那边倒是没介意,毕竟沈飞提前跟他打过招呼,自己对这些应酬的事情不太感冒,还要完成大长老那边交给自己的一个任务。

    连大长老都被他搬出来了,李总督自然也无话可说。

    沈飞便自顾自的回到了酒店。

    躺在酒店的床上,沈飞拿着手机,看起了微博。

    他很想知道,网友们对于东方甄选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