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227章 我来教教你怎么治国
崇文门外,熙熙攘攘。
除了文武百官以外,还有各类勋贵、士绅、富豪、百姓。</p>
今天来的文武百官比之今年正月一日,崇祯在皇极殿进行朝贺仪式还要热闹整齐。</p>
毕竟朝贺的时候,就只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场,文武百官一个没来。</p>
而如今不仅文武百官当场,连那些养尊处优的勋贵都蜂拥而至。</p>
人群拥挤在崇文门附近,运河岸上更是一望无际乌压压一片,由襄城伯李国祯率领的三大营士兵维持秩序。</p>
朱棣在船头往外面看,只看到京中百姓很多人面有菜色,衣衫褴褛,远远地看着船队。</p>
那些近处的王公贵族则一个个红光满面,肥头大耳,穿着华丽。</p>
京营士兵基本上都已经是老弱病残,维持秩序都已经非常勉强,也难怪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他们全都四散逃命。</p>
外面人声鼎沸,吵嚷的声音不绝于耳,船队则在喧嚣当中慢慢到了崇文门外码头,停靠在了岸边上。</p>
船一停,以内阁辅蒋德璟为的文武百官立即涌了过来,勋贵们反而地位落后于他们,被文官集团挡在了圣驾之外,根本过不来。</p>
见到这奇怪的一幕,朱棣扭过头对朱云峰道:“明末勋贵们已经堕落至此了吗?”</p>
“基本废了,毕竟被文官压制了快二百年。什么国公、侯爵、伯爵,一二品的级别,遇到五品内阁学士头都抬不起来。”</p>
朱云峰也小声说道:“王阳明这样的圣人一旦被封为勋贵伯爵,杨廷和连让他进内阁都死死拦着,就是不许掌握军权的文帅出现。”</p>
“唉,后来的大明真是愈荒唐。”</p>
朱棣摇摇头。</p>
“别感慨,就是你重孙土木堡之后开始的。”</p>
朱云峰耸耸肩道:“不过有些东西也确实怪不了堡宗,他自己废物归废物,但归根到底还是大明勋贵堕落得快所致。”</p>
土木堡之变所谓文官集团阴谋当然是胡说八道的阴谋论,毕竟哪家挖坑把自己给埋了的?</p>
文官集团死的人数可比勋贵集团多得多,而且大多都是高级文官,说这是文官集团的阴谋自然是扯淡。</p>
但也正是土木堡之变的大败,导致勋贵集团不再得到皇帝信任,从而让原本执掌军权的勋贵集团地位一落千丈也是事实。</p>
所以大明越往后,勋贵越垃圾,除了堡宗骚操作以外,自己不争气亦是个很大因素。</p>
毕竟宋朝其实也是文官压制了勋贵,甚至压制得比明朝还狠。</p>
可在宋夏战争当中,有大批如曹家、高家、种家、折家、姚家等将门勋贵子弟还是能站出来和西夏掰掰手腕。</p>
到了明朝将门勋贵就只剩下吃喝玩乐,跟晚清的八旗子弟也没什么区别。</p>
因而大明这些开国与靖难勋贵的后代越来越拉垮,怪不得皇帝和文官,只能怪自己越来越没本事。</p>
说话间,船只靠岸,放下了木板。</p>
外围的孙传庭士兵迅上去,拿刀枪指着他们,将文武百官以及诸多勋贵、士绅隔开,不许他们靠近。</p>
接着船上的士兵也顺着木板走到了码头上,将手中的ak准备好,警戒在四周做好安全设施。</p>
同时他们隔开人群,径直闯入崇文门内,上到了城墙上,占据制高点瞄准了下方。</p>
直到这些训练有素的精兵们把码头彻底控制起来,朱棣与朱云峰才下船。</p>
“陛下,殿下。”</p>
孙传庭已经在码头上等着,向他们拱手行礼。</p>
“嗯。”</p>
朱棣双手背负在身后,点点头,一马当先朝着崇文门而去。</p>
他今天特意换了身衣服,穿的不是平时打仗穿的现代军装,而是大明的衮龙亲王服。</p>
虽然款式和朱云峰的亲王服一模一样,不过朱云峰没穿,所以在场的众人自然是一眼就能认出他是朱棣。</p>
等朱棣到了近前,蒋德璟率领着满朝文武忙不迭拱手行礼道:“参见太宗陛下!”</p>
朱棣在明朝的官方谥号被嘉靖从太宗改成了成祖。</p>
不过徐标已经上书,听说朱棣不太喜欢这个称呼,大家就纷纷投其所好,恢复成太宗。</p>
“你是哪位?”</p>
朱棣问道。</p>
“臣内阁大学士蒋德璟。”</p>
蒋德璟答道。</p>
“崇祯那小子呢?”</p>
朱棣又问。</p>
对于崇祯朝来说,今年是崇祯十七年,朱由检33岁。</p>
但对于洪武朝来说,今年是洪武十九年,朱棣才刚满26岁。</p>
所以看到一个明显比皇帝还年轻的人叫皇帝“那小子”,蒋德璟还是觉得有些怪异。</p>
不过想想那辈分,蒋德璟便恭敬说道:“陛下在宫中。”</p>
“真是个犟种。”</p>
朱棣撇撇嘴,这孙子认个错会死啊?
蒋德璟便连忙找补了一句道:“陛下在宫中焚香沐浴,静等太宗前去。”</p>
“呵呵。”</p>
朱棣嗤笑了一声。</p>
“陛下。”</p>
孙传庭靠了过来,手下牵来两匹高头大马。</p>
“进宫!”</p>
朱棣一个帅气的翻身上马,整个人气势一变,环视四周。</p>
朱云峰就有点丢脸,自己踩到脚蹬上,还是孙传庭帮忙托举着才上去,前面又得有士兵拉着马,不然他都不敢乱动。</p>
随着朱棣大手一挥,人群顿时被分开,朱棣左右环视,大摇大摆地徐徐进了崇文门。</p>
身后文武百官甚至都没有资格跟随,被他的亲卫士兵们分开。</p>
左右上百名士兵护卫,孙传庭的兵则进城开道,街道两侧二楼以上一律不准有人,戒备森严,气势汹汹。</p>
原本的街道人山人海,但迅被清空。</p>
百姓们只能远远地观望,犹如躲在犄角旮旯的阴沟老鼠。</p>
朱棣看在眼里,微微摇头。</p>
明末的百姓实在是太惨了,即便是京城繁华之地,很多人都穷困潦倒,不知道多少人吃不起饭,穿不起衣。</p>
在一个生产力不足,又土地兼并严重的年代,一场天灾,一次人祸,就是底层百姓的血泪史。</p>
这段时间他听过太多悲惨的故事。</p>
路过陕西前往潼关支援孙传庭的时候,他听说了一个吃人村。</p>
陕西大旱,为了活下去,村子开始吃饿死的老人与孩子,接着是女人,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还有菜人市、啮齿相别、断臂相食、骸骨遍野。</p>
而这些却还只是时代的一抹悲歌,很多瘟疫横行的地方,却不止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死,而是一个县,一个州,一个府的死。</p>
沃野千里,看不到一个生人,是怎么样的一副场景。</p>
朱棣难以回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